新丝路

字:
关灯 护眼
新丝路 > 风是叶的涟漪 > 第四十一章 技校院子

第四十一章 技校院子(第2/3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

    卫国安慰冬梅说:“也许有一天会吧。”

    说完这句话,卫国突然觉得,自己这样违心的给冬梅没有盼头的期望,到时候如果实现不了,会不会打击到冬梅。

    他知道,按照现在的资历和积分排名,怕到了五十岁也住不上楼房。

    冬梅活跃的思维更进了一步,他说:“要是我们能住上那种,三室一厅,而且带厕所的楼房,就此生无憾了。”

    话毕,冬梅顿了顿,接着说:“不行,房间里不能要厕所,臭死人。”

    卫国反驳冬梅说:“臭也只有我们这里臭,人家北京上海的厕所根本就不臭。”

    冬梅无法理解,她诧异的说:“厕所是人排泄的地方,怎么可能不臭呢?”

    作为我们现在人,当然觉得厕所不臭很正常,可是作为一个九十年代初的妇女,没有见过抽水马桶的乡下妇女,根本无法想象,这个世界上有不臭的厕所,这太不符合逻辑,太不符合常理。

    卫国说:“真不臭,你还不相信。”

    冬梅说:“打死我也相信不了。”

    这天,正在铁皮房子里午休的冬梅,突然听到了院子里一阵吊车的轰鸣声,吵的无法入睡。

    铁皮房子,除了冬凉夏热之外,还有一个优势,就是一点也不隔音。

    院子里住的都是些年轻的夫妇,有时候,夜深人静,往往会传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,冬梅总怕这些不和谐的声音被自己的两个孩子听见。

    有时候,她会准备纸团,如果半夜里那声音比较大,就会趁着孩子睡着,把纸团塞进孩子的耳朵里面。

    冬梅从午休的床上爬了起来,走出铁皮房子,看到技校院子后面,一辆吊车正吊着一件泛黄的铁皮房子,她心想该不会是万青和郭兰英夫妇搬家过来了?

    在那个没有手机和QQ,**的年代,一旦分别,是很难联系的。

    穿着拖鞋的冬梅,顾不得换鞋,忙赶了过去。

    要知道,自从搬家到技校院子后,她就没有了朋友,在卫国上班走之后,时不时的感觉到了那种孤寂。

    冬梅刚走出去两步,就看到不远处有人给她招手。

    她忙定睛一看,正是郭兰英领着两个孩子。

    冬梅喜出望外,忙过去邀请万青和郭兰英夫妇来家里吃饭。

    俗语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,细细想来是很有道理的。

    当初冬梅卫国夫妇落魄,万青郭兰英夫妇帮助了他们,这下又轮到万青郭兰英夫妇没有着落,冬梅热情的招待他们了。

    冬梅给他们做了拿手的臊子面。

    臊子面是关中的名吃,以汤红油旺而赏心悦目。

    它的汤里加入木耳,豆腐,鸡蛋,黄花菜,韭菜,辣椒等,并伴以肉丁。

    在九十年代,物质匮乏的西北地区,堪称美味中的绝品。

    臊子面虽然好吃,可是万青和郭兰英夫妇出于礼貌,一人只吃了两碗,就放下了筷子。

    可是两个孩子万强和万虹,却像饿狼一样,一人吃了三碗,还要吃,郭兰英档都挡不住。

    郭兰英气愤的骂孩子道:“像没吃过啥一样,丢人现眼,你们就好好的这样。”

    强强一边吃着臊子面,一边反驳妈妈说:“这面多好吃的,还有肉,还有鸡蛋,不像咱家的饭,一滴油都没有,难吃死了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似乎说到了郭兰英的痛处,她批评孩子道:“人家涛涛爸是技术员,是干部,你爸是普通工人,咱家能和人比嘛?好了,这碗吃了,不要再吃了。”

    旁边的冬梅听了之后,也很心酸,忙劝郭兰英道:“孩子正在长身体,你别拦着孩子,让孩子多吃。”

    万强和万虹吃完了面,喝完了汤,心满意足的揉揉肚子说:“太好吃了,真想天天都吃这么好吃的饭。”

    中午,涛涛回来,看到强强和虹虹后,也高兴异常,又有了放学后的玩伴。

    没过几天,唐唐家也搬了过来,这样,三个好伙伴又重新聚集在了一起。

    时光似箭,春去秋来,不知不觉一年就过去了。

    涛涛马上就要升学进入二年级,而妹妹娜娜也报名上了学前班。

    那个时候,所有的单职工为了省钱,都不送孩子去上幼儿园,而是直接进学前班,再升入一年级。

    涛涛是个爱学习,干什么都比较快的孩子,冬梅觉得涛涛随了自己,可是娜娜就不一样了,干什么都很慢,而且还不太爱学习。

    冬梅惆怅的想,娜娜的慢,肯定是随了卫国,不然她也会像自己一样风风火火。

    这天,像往常一样,冬梅给娜娜穿好衣服,吃了早饭,把娜娜送出技校院子,送到了大坡边上。

    她对娜娜说:“你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